11/15 Longer, Stronger, Closer Together - 2
3
某天在查维基百科childbirth labor对应的中文,是“分娩”。娩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娩,或作㝃,“生子免身也。”免身就是脱身免祸。同样一个字,读作wan3的时候同“婉”,“婉娩也,媚好也。”语义奇妙重叠,相互映照;从女、或从子,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都可以演绎出对生育过程不同的理解。如果说“labor”(toil, trouble)暗示了生育过程本身的辛苦和痛楚,“分娩”则将孩子的降生,当作母亲逃过一劫的喜庆之事。一个描述过程,一个突出结果。
我想要说的是,在妇女因难产而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的今天,有现代医疗作为保障,其实大部分产妇都可以期待母子平安的结果。于是我们的注意力就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生育过程上:麻醉术,尤其是硬膜外麻醉(epidural)的普及,给了产妇一个摒除疼痛的选择。但与此同时,麻痹下身也会带来增长产程的副作用,并将产妇束缚在产床上。为了防止产程因为麻醉而停顿,产妇也需要坚持到宫颈口开到一定程度(通常至少4-5cm),因此并不能免除全部的痛苦。另外,麻醉术削弱宫缩的效力,常常需要结合静脉注射人工合成催产素,以推进产程。这两种技术在今天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与剖腹产相比,不失为上佳选择。
与此相对的另一个极端,是完全拒绝药物与手术干预的“自然分娩”风潮:产妇在助产士(midwife)和专业陪护人员(doula)的帮助下,在家或“生育中心”分娩。我所在医院也拥有自己的“生育中心”,是买下医院对面的一幢民宅,加以改装,营造出居家的温馨氛围。产妇可以随时进食,自由行动,不限制亲属陪伴,但若遇到意外情况需要手术干预,也可及时转送医院。在我参加的生育课上,我们意外地发现和我们同龄的大部分年轻准父母都选择了生育中心,而非医院。他们非常注意收集各种对付疼痛的技巧:呼吸、行走、瑜伽姿势、水疗、冥想。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其中大部分技巧都是有用的,伴侣的情感支持更是至关重要。我们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具有doula资格的值班护士,她不像一般护士那样公事公办、只关注各种仪表正常运转,而是尽心尽力为产妇着想,在几次关键时刻建议水疗、更换姿势,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回头想来,我们到底为什么会选择放弃epidural麻醉呢?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出于对某种抽象的“自然”分娩的追求,也不是拒绝现代医学的介入。扪心自问,我从坚定的“我怕疼,我要上麻醉”到有所动摇,应该是在生育课上得知麻醉术可能会放慢产程、以及一旦上了麻醉剂之后,很可能引发其它干预手段,进一步将人束缚在产床上。从小到大,没有大灾大病,不用提麻醉,连吊针都没有打过,怀孕期间的身体也一直很健康。为什么要为了避免疼痛,而将自己置于被动等待的境地?为什么不试一试,靠自己的身体度过这一关--生子免身?
说到底,是两害相权的情况下--疼痛与(部分)失去自主性(agency)--我无知无畏地认为,前者或许更可以接受一点。然而在尝过了阵痛的滋味之后,我不会劝说任何人也这样做。甚至,如果我们再有一个孩子,我也不一定会采用相同的策略。时过境迁,机缘凑合,每个生命的出生,都踩在刀锋上走过。没有人可以代替女性自己作判断。我只会建议她们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并明白,没有不付出代价的选择。
当然,我们的情况并不坏。医生后来说,我在宫口开全之后,最后将孩子推出来只用了半个小时,这在头胎生产的情况下算是非常快的了。我的阴道口为她敞开大门,没有侧切,不用产钳,只造成了轻度的组织撕裂。婴儿出生时,我们都神志清醒,马上就开始了哺乳的练习。两三个小时之后,我就可以下床解手,并走到轮椅上,转移到产后恢复的病房。出产房前,窗外正浮现朦胧的曙光,能看到波士顿后湾的天际线,映衬着河这边剑桥镇尚在沉睡的街巷。某人抱起襁褓中的她,走到窗前:一切都是崭新的。
4
最后,我还是念念不忘那句描述分娩过程开始的话:宫缩的痛感会“更长、更强、更相互接近”。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它对我来说似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一个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隐喻。我们都想要更长久稳固的感情,想要相互接近,读出彼此的内心,然后或得偿所愿,或四处碰壁、伤痕遍体。更多的情况,是日复一日的悲欢交集。是经历如此切身的疼痛,把我和我的伴侣、我的孩子,牢牢地连结起来。我们不会津津有味地谈论它。但这纽带从那天起,便一直都在了。
Longer, stronger, closer together. 我们也要这样在一起。
某天在查维基百科childbirth labor对应的中文,是“分娩”。娩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娩,或作㝃,“生子免身也。”免身就是脱身免祸。同样一个字,读作wan3的时候同“婉”,“婉娩也,媚好也。”语义奇妙重叠,相互映照;从女、或从子,是象形、会意、还是形声,都可以演绎出对生育过程不同的理解。如果说“labor”(toil, trouble)暗示了生育过程本身的辛苦和痛楚,“分娩”则将孩子的降生,当作母亲逃过一劫的喜庆之事。一个描述过程,一个突出结果。
我想要说的是,在妇女因难产而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的今天,有现代医疗作为保障,其实大部分产妇都可以期待母子平安的结果。于是我们的注意力就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生育过程上:麻醉术,尤其是硬膜外麻醉(epidural)的普及,给了产妇一个摒除疼痛的选择。但与此同时,麻痹下身也会带来增长产程的副作用,并将产妇束缚在产床上。为了防止产程因为麻醉而停顿,产妇也需要坚持到宫颈口开到一定程度(通常至少4-5cm),因此并不能免除全部的痛苦。另外,麻醉术削弱宫缩的效力,常常需要结合静脉注射人工合成催产素,以推进产程。这两种技术在今天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与剖腹产相比,不失为上佳选择。
与此相对的另一个极端,是完全拒绝药物与手术干预的“自然分娩”风潮:产妇在助产士(midwife)和专业陪护人员(doula)的帮助下,在家或“生育中心”分娩。我所在医院也拥有自己的“生育中心”,是买下医院对面的一幢民宅,加以改装,营造出居家的温馨氛围。产妇可以随时进食,自由行动,不限制亲属陪伴,但若遇到意外情况需要手术干预,也可及时转送医院。在我参加的生育课上,我们意外地发现和我们同龄的大部分年轻准父母都选择了生育中心,而非医院。他们非常注意收集各种对付疼痛的技巧:呼吸、行走、瑜伽姿势、水疗、冥想。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其中大部分技巧都是有用的,伴侣的情感支持更是至关重要。我们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具有doula资格的值班护士,她不像一般护士那样公事公办、只关注各种仪表正常运转,而是尽心尽力为产妇着想,在几次关键时刻建议水疗、更换姿势,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回头想来,我们到底为什么会选择放弃epidural麻醉呢?可以肯定的是,并非出于对某种抽象的“自然”分娩的追求,也不是拒绝现代医学的介入。扪心自问,我从坚定的“我怕疼,我要上麻醉”到有所动摇,应该是在生育课上得知麻醉术可能会放慢产程、以及一旦上了麻醉剂之后,很可能引发其它干预手段,进一步将人束缚在产床上。从小到大,没有大灾大病,不用提麻醉,连吊针都没有打过,怀孕期间的身体也一直很健康。为什么要为了避免疼痛,而将自己置于被动等待的境地?为什么不试一试,靠自己的身体度过这一关--生子免身?
说到底,是两害相权的情况下--疼痛与(部分)失去自主性(agency)--我无知无畏地认为,前者或许更可以接受一点。然而在尝过了阵痛的滋味之后,我不会劝说任何人也这样做。甚至,如果我们再有一个孩子,我也不一定会采用相同的策略。时过境迁,机缘凑合,每个生命的出生,都踩在刀锋上走过。没有人可以代替女性自己作判断。我只会建议她们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并明白,没有不付出代价的选择。
当然,我们的情况并不坏。医生后来说,我在宫口开全之后,最后将孩子推出来只用了半个小时,这在头胎生产的情况下算是非常快的了。我的阴道口为她敞开大门,没有侧切,不用产钳,只造成了轻度的组织撕裂。婴儿出生时,我们都神志清醒,马上就开始了哺乳的练习。两三个小时之后,我就可以下床解手,并走到轮椅上,转移到产后恢复的病房。出产房前,窗外正浮现朦胧的曙光,能看到波士顿后湾的天际线,映衬着河这边剑桥镇尚在沉睡的街巷。某人抱起襁褓中的她,走到窗前:一切都是崭新的。
4
最后,我还是念念不忘那句描述分娩过程开始的话:宫缩的痛感会“更长、更强、更相互接近”。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它对我来说似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喻,一个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隐喻。我们都想要更长久稳固的感情,想要相互接近,读出彼此的内心,然后或得偿所愿,或四处碰壁、伤痕遍体。更多的情况,是日复一日的悲欢交集。是经历如此切身的疼痛,把我和我的伴侣、我的孩子,牢牢地连结起来。我们不会津津有味地谈论它。但这纽带从那天起,便一直都在了。
Longer, stronger, closer together. 我们也要这样在一起。
Labels: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