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回归与游离
1.
前些天某人不在的时候,经常靠写毛笔字来打发睡前时间。好像只有全神贯注一笔一画写下去,才能既放松盯了一天电脑的眼睛,又不至于闷坐无聊。
慢慢地写字本身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写「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开头三点水,好像就看到水气氤氲,接着是好多草字头好多花木,接着是「所思在遠道」,好长好远的路途,在走之旁的最后一笔深深地捺下去。冬至前几天,写「歲暮陰陽催短景」,「日」字就在行間忽隱忽現,然后「天涯霜雪霽寒宵」--漸漸分不清那些雨雪,是點點滴滴寫在紙上,還是落满屋簷下,那些漫長的夜晚。
也有好几次,是苦思冥想到静夜,想一个问题想得兴奋起来,疲惫而久久不能入睡。好像久不动用的感受力和执着心,在独处的一段时间里被尽数唤醒,竟然让自己都有些惊讶。猫养成了进屋跟我睡的习惯,一边一只会打呼噜的毛团。等我好不容易睡着,凌晨五六点钟又会被她们叫起来,给一顿加餐。
和猫们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是由这样规律性重复出现的场景堆叠起来,以至于时间流逝的方向性变得不分明。由此就更感叹人可以从其他人类身上,发现层出不穷的新感触。昨日之我,与昨日之他人一样,渐渐隐去在年月深渊。
2.
也许人类时间的方向性,每到年末,总显得格外急迫。如铁锚沉水,弓矢在弦,再几个晨昏,这一年便成为过去。
某人签证又被审查,本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或许也因为是在年末,而给我带来比平时更多的惶恐。害怕他没有办法如期回归,害怕这一年要在等待中结束,好像一切其他的事情,都必须在他回来之后,才能获得继续发生的契机。
在共处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都变得比从前脆弱。即使在恢复到独处状态之后一段时间,也仍然习惯性地伸手向虚空,寻求安慰。景与物越熟悉,越无可回避地指向空缺,反正离开的那一方,永远是要比留守的一方更逍遥。越馴服,就越无防备,越留恋牵绊。如果能接受这种脆弱感作为生活的常态,大概也算是某种心得。
某天跟G讨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说「相忘」可以解为对儒家所宣扬亲族伦常的反对,不去约束什么是人的「自然感情」。G则想要以生死与去留来解释「相忘」。又说起舒伯特C大调五重奏第四乐章最后一个乐句中的不协和音,好像是奔向无可避免的终结之前,一瞬间的迟疑,稍稍游离于当下。
在一年结束前最后几天,总想要写篇日志的这种执念,或许也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迟疑。
3.
明白了自我的脆弱,也就更能对周遭无所不在的他人之困境产生同情。有时候觉得,其实将来工作,能够为别人做的,其实也不过就是这一点。
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看到一种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在不断的述说和信件往复里变得越来越真实。真实感还来源于那些豁然开朗的转折点--五月份在社科院楼下的某个早上、七月曼彻斯特街头的彻夜长谈、还有十二月面试前夜的旅馆里,忽然想明白下一个题目可以怎么做。如果天假时日,真的很想要把它们付诸文字。虽然知识的对象与结果都不属于我,但每一个知觉与识认的瞬间,则都是切实由我之心境发生。有这些,已经足够重要。
最终某人还是如期回来。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完整经历了重逢的欢喜、由欢喜而生过多的期望,又由期望而生失望,最后回归到离开之前的一种日常。于是窗外又飘起绵长的雨雪。我终于又可以恢复工作。
谨以此纪念将要结束的一年。并祝还会看到这里的所有人,新年快乐。
* Franz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 4. Allegretto @ Tudou
前些天某人不在的时候,经常靠写毛笔字来打发睡前时间。好像只有全神贯注一笔一画写下去,才能既放松盯了一天电脑的眼睛,又不至于闷坐无聊。
慢慢地写字本身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写「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开头三点水,好像就看到水气氤氲,接着是好多草字头好多花木,接着是「所思在遠道」,好长好远的路途,在走之旁的最后一笔深深地捺下去。冬至前几天,写「歲暮陰陽催短景」,「日」字就在行間忽隱忽現,然后「天涯霜雪霽寒宵」--漸漸分不清那些雨雪,是點點滴滴寫在紙上,還是落满屋簷下,那些漫長的夜晚。
也有好几次,是苦思冥想到静夜,想一个问题想得兴奋起来,疲惫而久久不能入睡。好像久不动用的感受力和执着心,在独处的一段时间里被尽数唤醒,竟然让自己都有些惊讶。猫养成了进屋跟我睡的习惯,一边一只会打呼噜的毛团。等我好不容易睡着,凌晨五六点钟又会被她们叫起来,给一顿加餐。
和猫们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是由这样规律性重复出现的场景堆叠起来,以至于时间流逝的方向性变得不分明。由此就更感叹人可以从其他人类身上,发现层出不穷的新感触。昨日之我,与昨日之他人一样,渐渐隐去在年月深渊。
2.
也许人类时间的方向性,每到年末,总显得格外急迫。如铁锚沉水,弓矢在弦,再几个晨昏,这一年便成为过去。
某人签证又被审查,本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或许也因为是在年末,而给我带来比平时更多的惶恐。害怕他没有办法如期回归,害怕这一年要在等待中结束,好像一切其他的事情,都必须在他回来之后,才能获得继续发生的契机。
在共处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都变得比从前脆弱。即使在恢复到独处状态之后一段时间,也仍然习惯性地伸手向虚空,寻求安慰。景与物越熟悉,越无可回避地指向空缺,反正离开的那一方,永远是要比留守的一方更逍遥。越馴服,就越无防备,越留恋牵绊。如果能接受这种脆弱感作为生活的常态,大概也算是某种心得。
某天跟G讨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说「相忘」可以解为对儒家所宣扬亲族伦常的反对,不去约束什么是人的「自然感情」。G则想要以生死与去留来解释「相忘」。又说起舒伯特C大调五重奏第四乐章最后一个乐句中的不协和音,好像是奔向无可避免的终结之前,一瞬间的迟疑,稍稍游离于当下。
在一年结束前最后几天,总想要写篇日志的这种执念,或许也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迟疑。
3.
明白了自我的脆弱,也就更能对周遭无所不在的他人之困境产生同情。有时候觉得,其实将来工作,能够为别人做的,其实也不过就是这一点。
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看到一种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在不断的述说和信件往复里变得越来越真实。真实感还来源于那些豁然开朗的转折点--五月份在社科院楼下的某个早上、七月曼彻斯特街头的彻夜长谈、还有十二月面试前夜的旅馆里,忽然想明白下一个题目可以怎么做。如果天假时日,真的很想要把它们付诸文字。虽然知识的对象与结果都不属于我,但每一个知觉与识认的瞬间,则都是切实由我之心境发生。有这些,已经足够重要。
最终某人还是如期回来。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完整经历了重逢的欢喜、由欢喜而生过多的期望,又由期望而生失望,最后回归到离开之前的一种日常。于是窗外又飘起绵长的雨雪。我终于又可以恢复工作。
谨以此纪念将要结束的一年。并祝还会看到这里的所有人,新年快乐。
* Franz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 4. Allegretto @ Tudou
Labels: music, Twists and tu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