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 母性
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夜里睡不着,翻到一篇伦敦书评,感到有兴趣。这本新出的散文集,邀请十六位作者,讲述他们选择不要小孩的人生。第二天就到书店把它买了下来,很快读完。
生育与繁衍是自然之道,凋零与死去也是。男女之事,有的人开窍早,有的人晚,还有的人喜欢同性。对待生育的态度,固然受自身家庭的影响,但也必须承认,为人父母这件事(parenthood),不是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都能做来得心应手的。
十六个故事,各有各的来由。有人长久徘徊于童年阴影中,害怕自己的小孩经历相似的遭遇;有人却恰恰因为自身经受的苦难,反而害怕这会导致自己为人父母之后,会过于想要保护孩子而造成相反的伤害。从九十年代艾滋恐慌中经过的同性恋伴侣,面对着同性婚姻合法、代孕生育技术成熟后寻求核心家庭生活的年轻同志,感叹老之将至。与哥哥相依为命长大的妹妹,在哥哥终于与同性伴侣成功“造人”后,学着去拥抱慈爱姨母的角色。曾以笔为武器,拒绝生育强权的女权旗手,在步入更年期后仍不悔自己的人生选择,却也同时反对将不生育作为一种新的、值得炫耀的特权:在短短三十年的感情经历中,能遇到合适的伴侣,生女育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Childless is not the same as "childfree": 每个没有子女的人生,一定程度上都是一连串巧合的结果,它并不更“自由”、更完美,更令人艳羡。我本来期待读到的,是更具战斗性的文字;她/他们所给出的,却是更加诚实地描述这些选择本身的复杂性与不完美,以及如何在育龄结束之后,继续有尊严地生活下去。不是每个作者给出的解释都同样令人信服,但作出这样的表达本身,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
有儿女的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所谓母性,从来不是天然获得的,也不是埋伏在每个女性体内,理应和必将”被唤醒“的。当社会用“自然”与“天职”这样的话语向没有生育的女性施加压力时,同时也在规训着大多数已经、正在或打算生养的女性的精神与身体。生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当然不会否认,这个在我体内孕育的小生命呱呱坠地的瞬间,会带来我自己人生中无可取代的情感体验。事实上,在医院参观妇产科病房的时候,看到护士推过来小床上的婴儿,我已经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也许就是所谓母性的一部分生理基础吧。但我同样无法欺骗自己,这样忘我的高峰体验可以让整个漫长而复杂的孕产过程变得“值得”和有意义起来。同样,我也不期待孩子出世之后的喜悦和成就感,就可以撑起往后几十年的人生。
我无法忘记那个四月的早晨,在医院做完超声检查,听到胎儿心跳,回来的路上在系楼门口凝望盛开的玉兰花;也同样无法忘记,脱去衣服在病房里等待检查的恐惧与屈辱感,以及无数个充满自我厌恶或哀怜、焦灼与担忧的瞬间。所有这些都同样真实,同样是“母性”经验的一部分。如果说女人应该拥抱母性,那么我拒绝拥抱被圣母化、理想化、无限拔高的母性。书中这些最终没有生育的女性作者,反而给了我对于母性更加真实的理解--哪怕她们的子宫里,并没有孕育过一个发育完熟的胎儿。人有了儿女,并不因此就站在了人伦大事正确与安全的红线这一边;没有生育,也不代表你的人生比其他人更缺憾。没有人可以have it all,要求某一个性别承担这不切实际的压力更是不公正的。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样坦诚的叙述中获得启发。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关于生育的叙述。
生育与繁衍是自然之道,凋零与死去也是。男女之事,有的人开窍早,有的人晚,还有的人喜欢同性。对待生育的态度,固然受自身家庭的影响,但也必须承认,为人父母这件事(parenthood),不是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都能做来得心应手的。
十六个故事,各有各的来由。有人长久徘徊于童年阴影中,害怕自己的小孩经历相似的遭遇;有人却恰恰因为自身经受的苦难,反而害怕这会导致自己为人父母之后,会过于想要保护孩子而造成相反的伤害。从九十年代艾滋恐慌中经过的同性恋伴侣,面对着同性婚姻合法、代孕生育技术成熟后寻求核心家庭生活的年轻同志,感叹老之将至。与哥哥相依为命长大的妹妹,在哥哥终于与同性伴侣成功“造人”后,学着去拥抱慈爱姨母的角色。曾以笔为武器,拒绝生育强权的女权旗手,在步入更年期后仍不悔自己的人生选择,却也同时反对将不生育作为一种新的、值得炫耀的特权:在短短三十年的感情经历中,能遇到合适的伴侣,生女育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Childless is not the same as "childfree": 每个没有子女的人生,一定程度上都是一连串巧合的结果,它并不更“自由”、更完美,更令人艳羡。我本来期待读到的,是更具战斗性的文字;她/他们所给出的,却是更加诚实地描述这些选择本身的复杂性与不完美,以及如何在育龄结束之后,继续有尊严地生活下去。不是每个作者给出的解释都同样令人信服,但作出这样的表达本身,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
有儿女的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所谓母性,从来不是天然获得的,也不是埋伏在每个女性体内,理应和必将”被唤醒“的。当社会用“自然”与“天职”这样的话语向没有生育的女性施加压力时,同时也在规训着大多数已经、正在或打算生养的女性的精神与身体。生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当然不会否认,这个在我体内孕育的小生命呱呱坠地的瞬间,会带来我自己人生中无可取代的情感体验。事实上,在医院参观妇产科病房的时候,看到护士推过来小床上的婴儿,我已经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也许就是所谓母性的一部分生理基础吧。但我同样无法欺骗自己,这样忘我的高峰体验可以让整个漫长而复杂的孕产过程变得“值得”和有意义起来。同样,我也不期待孩子出世之后的喜悦和成就感,就可以撑起往后几十年的人生。
我无法忘记那个四月的早晨,在医院做完超声检查,听到胎儿心跳,回来的路上在系楼门口凝望盛开的玉兰花;也同样无法忘记,脱去衣服在病房里等待检查的恐惧与屈辱感,以及无数个充满自我厌恶或哀怜、焦灼与担忧的瞬间。所有这些都同样真实,同样是“母性”经验的一部分。如果说女人应该拥抱母性,那么我拒绝拥抱被圣母化、理想化、无限拔高的母性。书中这些最终没有生育的女性作者,反而给了我对于母性更加真实的理解--哪怕她们的子宫里,并没有孕育过一个发育完熟的胎儿。人有了儿女,并不因此就站在了人伦大事正确与安全的红线这一边;没有生育,也不代表你的人生比其他人更缺憾。没有人可以have it all,要求某一个性别承担这不切实际的压力更是不公正的。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样坦诚的叙述中获得启发。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关于生育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