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伊津哈《中世纪的秋天》荷兰文初版原序选译
这本书试图考察十四至十五世纪的历史,不是把它看作宣告文艺复兴到来的前奏,而是中世纪的尽头。中世纪思想文化这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结满了累累果实,到了过于成熟的地步。那活着的思想内核,被茂密丛生的古老形式(form)所掩蔽,逐渐干枯僵硬--这就是我将要在后面的篇幅中讲述的内容。在写作此文的过程中,我曾在暮色中训练自己的眼力:被夕阳染得血红的天空,几朵黯淡层云,泛着喑哑的古铜光泽。现在我不禁怀疑,如果当时我的凝视再在夜空中逗留得长一些,那些混浊的颜色是否会逐渐变得清朗起来?又或许是我的叙述给那幅景象加上了颜色与轮廓,结果让它显得沉静起来,不那么阴郁了?无论如何,一个习惯于俯瞰过去的人,他的工作总会轻易地被死亡的阴影蒙上一层过重的色调,以至于一切都显得破败枯萎。
我开始着手这一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范·艾克(van Eyck)和他的追随者的画作,是产生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勃艮第社会是我主要着眼的对象:就像十四世纪的意大利社会一样,它似乎可以被看作一个文明的缩影。因此我原本拟就的标题是《勃艮第的世纪》。但是,当我把视线逐渐放远,也就必须放弃一些限制。⋯⋯
⋯⋯在那些所有我想读的材料面前,我所真正研究过的那些显得多么微薄呀!我又多么想要能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讲一些文化传统演进的故事,同时再比较一些其他类型的文化传统啊!但是,在所有的史学家里,我选择了Froissart和Chastellain;在诗人中选择了Eustache Deschamps,在神学家中间选择了Jean de Gerson和Denis the Carthusian,画家中选择了Jan van Eyck--我的选择不仅是局限于材料,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作品的丰富性和表达的迫切性:这些构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最杰出的写照。
我所用作证据的,是生活与思想的外在形式。而历史学研究的任务,不就正是从形式中捕捉至关重要的内涵吗?
(根据Payton & Mammitzsch在1996年出版的英译本转译)
Labels: History_Ge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