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1

俗话说

上星期最后一节满文课,读一份手稿,题目叫做muwa gisun,直译是“俗话”,内容看上去是初学满文的小朋友抄写下来的日常会话练习。E老师说,这份手稿是上世纪初采购于琉璃厂的,据不完全推测,大概是十九世纪初的产物。根据之一是满文词尾字母a, e, n经常出现的那一撇,由清初的朴拙渐渐沾染上汉字书法里捺的形式,变得越来越长。有趣的是,这份手稿里的词尾,撇得过长的地方经常被用红笔划方块圈出,因此一个合理的假设是,批改这份作业的人在有意识地矫正小孩子书写过于华丽轻佻的坏习惯。


会话开篇就是见面打招呼。“age si ya gusa?" "bi kubuhe fulgiyan i manju gusa." "先生(阿哥)您是哪一旗的?" “我是满洲镶红旗的。”接下来询问哪一部、带头佐领是谁、姓什么(他他拉)、叫什么(乐平)、几岁啦(十一岁)。

之后就开始问上学的情况,“能射箭了么”(还不行)“能骑马射箭了么”(还不行)“念书了么”(念了,汉满文都有,已经在念四书)“为什么还没念五经”(念完四书才能念五经)“汉字都能认得么”(认得的也有,认不得的也有)⋯⋯

每天很早就要去学校。“刚刚可以看到山的时候就出门了。”--按:这让我好想念北京的西山。“我们学校的规矩不一样。谁先背完书,谁就可以回家,背不完书多晚都不能回。我每次都是第一个回家。”讲的书都能懂么?“懂得地方也有,不懂的地方也有。”

问话的觉得应该教育一下这小孩。“阿哥你可不能贪图安逸,要好好用功才行。”“是(je)!不过我们学校的规矩可严,跟师傅(sefu)说有事都不让请假,哪儿有贪图安逸的份儿。”

下面好像另起一段。“阿哥您来啦?”“我来啦。”“请上坐?”“这儿就好。”“吃饭了没?”“吃了。” “吃几碗?”“三碗。”“吃了什么菜?”“羊肉。”“这么早上哪儿去?”“上学去。”“不进我家来坐坐?”“没空⋯⋯”

然后好像换了一个偷懒不上学的小孩答话。“怎么还没走?”“昨天想去上学,下大雨,没去。今天正想出门,大街上都是泥,又没能去。只要明天不下雨我就去。这种事着急不得。但凡能去的时候,我自然会去。着甚么慌呢?”

⋯⋯

后面还有很长,希望下学期还有机会读完。

一年的满文学下来,居然已经可以拿着康熙在出征路上写给太子的手札认读下去(此处水草甚好,只是天气糟糕),也对题本奏折大致的格式有了数。没有时间仔细钻研语言本身的渊源,但总觉得汉语已经成了套路的话,一旦字对字的译成满文,往往有陌生化的喜感。有一次读满文版《聊斋》里《长清僧》一篇,看原本含蓄的文言文被译成大白话,加了好多拟声词,往往忍笑不住。比如“一日颠仆不起”六个字,满语译文的字面意思大致是,“一天,啪唧一声(giyok seme)倒在地上”;后面“僧不自知死,魂飘去”,又被读成“和尚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魂就轻飘飘地(pio seme)走了”。眼前于是仿佛可以看到一出活生生的布袋戏。


虽然暂时不知道有什么用,还是打算下学期继续学。转眼间博士班进度已经过半,未来几年大概会碰到一些真正的困难了。也是份内应该的吧。

Labels:

4 Comments:

Blogger Yilin-依林 said...

懂满文的人恐怕不多了。好学吗?

May 5, 2011 at 12:33 AM  
Blogger eyesopen said...

满好学的,不到两个月就可以读文章了。我有同学说在内蒙中俄边境坐火车的时候听到乘客在用满语讲电话,另外西北地区锡伯族很多人也是讲满文的。

May 5, 2011 at 11:57 PM  
Blogger Happy 每一天 said...

欣赏了,谢谢!弱弱地问一下,为什么博文会忽简体,忽繁体?以后会不会变满文?:)

May 8, 2011 at 10:00 AM  
Blogger eyesopen said...

多谢关注,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好像想发酸的时候就会倾向于用繁体⋯⋯
用满文发酸是很难想象的><

May 8, 2011 at 11:16 P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