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1

Poetry and the Police

1749年,巴黎拉丁区。医学生弗朗索瓦·博尼(François Bonis)被几个陌生人从住处骗进一辆停在街边的马车,押送进巴士底狱。不久之后,又有十三名学生、神职人员和大学教授以相似的方式被便衣警察逮捕,秘密审讯数月后放逐出巴黎,销声匿迹。这场后来被称为“十四人事件”(l'Affaire des Quatorze)的风波,竟肇因于几首针对国王路易十五及其情妇蓬巴杜夫人的谤诗。

翻开罗伯特·达顿(Robert Darnton)的新作《诗歌与警察》,我们被邀请和作者一起,从巴士底狱尘封的审讯档案中找寻线索,看侦探们如何费尽心机追捕谤诗的作者。我们还将结识落难的学生、年轻神父、自然哲学教授,并且在他们的交游圈中惊讶地发现熟悉的名字--丹尼斯·狄德罗(Denis Diderot),启蒙运动风口浪尖上的《百科全书》编纂者之一;Anne-Robert-Marie Turgot, 未来路易十六治下的经世名臣。甚至还能够窥看到凡尔赛宫闱深处,出身低微的蓬巴杜夫人如何与位高权重的莫尔帕公爵(comte de Maurepas)勾心斗角,国王又如何煞费苦心地维持自己受众民爱戴的伟人形象。

作者还细心地从谤诗的字句里解读出更深远的时局变迁--路易十五为了打赢战争,不惜给握有特权的僧侣和贵族加税;长年流亡法国的英国斯图尔特皇子爱德华(Prince Edouard)被强行驱逐出境,一时间同情爱德华、讽刺路易十五胆小怕事的谤诗蜂起。或许“十四人事件”,只不过是众声喧嚣的大时代背景下,鲜为人知的一个片段而已。凡是对于达顿的治学路数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大概并不会对这个故事感到意外。全书正文不到一百五十页的小册子,从文风到叙事手法都赏心悦目--毕竟是《屠猫记》作者的手笔。

然而在文字叙述之外,或许也可以还原声音。原来当时这些诗句,大多数都被谱了曲,在大街小巷传唱、改窜、添入新词;虽然谤诗在涉案的十四人中被辗转传抄,但要追溯其“原作者”却往往茫无头绪。惟有审讯记录中的片言只语,提醒我们这些歌谣当时大致曾被按照哪一首调子演唱,而其中一部分旋律,又藉由歌本(chansonnier)得以流传到今天。这一次达顿不仅考证到“十四人事件”中涉及到的几首歌谣,还请来歌者和吉他手重新演绎一组曲目,并且放在出版社网站上免费供人下载。正文之后的一篇附录,即可作为节目单与之对看。

因此这本书的野心,终究是要把握那部分无处不在,却极难形容的历史经验--文字之外的传播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s)。在书面与口头传播的边界处,文本变得破碎、流动、饱含阐释的可能性,而皇家侦探的目光便止步于此。像达顿这样的文化史家,却能够循着巴士底狱档案中的线索,重构谤诗流传的情境--书写、阅读、朗诵、歌唱,以及改编--并且向我们指出,这一看似平凡的过程,其实牵扯到无数普通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行动。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存留至今的文字、歌谣和记载,来重新想象那个他们生活过的世界。

与此相应的,便是作者试图回应关于“公意”(public opinion)的社会理论分歧。读到达顿把自己的对话者分为两派--福柯派(“公意”只有在十八世纪末关于“公意”这个概念的话语形成之后才存在)和哈贝马斯派(“公意”是理性个体在社群中进行平等的相互磋商的结果,在十八世纪初已经出现)--并且最后不露声色地把两派各打五十大板,还是颇有喜感的:

“它是一股从街头涌出的力量,在十四人事件时已经显而易见,四十年后将无可阻挡,扫平一切挡路的东西,包括哲学家们;并不顾及他们怎样试图用话语去定义它。” (p.139)

在1749年的巴黎,那穿梭于口头与文本领域之间的传播网络,便是实实在在的“公意”。这是文化史家常有的超脱姿态,但要做到有创见,又能说得圆转如意,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以后读这类书或许应该多从此处着眼。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