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羅漢的汪相國
上次讀到百齡之子扎拉芬悼念其清文塾師「德先生」的兩首詩,其中提到德先生「素不喜詩」,但最愛誦「汪瑟庵相國絕筆作」。汪瑟庵相國即汪廷珍(1757-1827),江蘇山陽人。其文集題為『實事求是齋遺稿』,分為「經進」、「古文」、「制藝」、「雜著」薄薄四卷,詩又歸於「雜著」。所謂其絕筆作,大概是收於卷尾的「病中口占」七絕四首。抄錄如下:
按:「應真」即羅漢。淨慈寺位於西湖南山,即是「南屏晚鐘」的來源。有五百羅漢堂,民間相傳正月初一數羅漢,大致以哪只腳先進門確定順時針或逆時針數,以自己歲數為準,看停在哪尊羅漢面前,憑其神態法像以定吉凶。大概汪先生一生中三次過淨慈寺,每次數羅漢都停在「執書尊者」,以此堅信自己一生與文墨事業結緣。
按:洙水與泗水之間,為孔子講學地。汪廷珍於所謂「漢經」與「宋理」之間,試圖持平調和,並不奢望窮究聖賢講學正源,「疑者闕之」。而其視為傳家寶的「強恕」精神,出自《孟子 盡心上》: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這其中對「恕物」的討論很有意思。簡單說,朱子將「恕物」看作求聖賢道的過程中,除卻私心好惡的遮蔽,以求得「天理之公」的必要工夫。在一定意義上,「仁」是自身與萬物同體的理想狀態,而「恕」是凡夫俗子為了達到「仁」所需要作出的努力。
按:最後兩首沒有汪廷珍自己的註解,卻是最明白如話,也許就是這幾句獲得素不喜詩、一生與功名無緣的讀者如德先生等的共鳴。而歷任各省學政、兩值上書房、官至禮部尚書的汪廷珍,為何在桑榆晚景中表露出「不羨公侯」與「誤我虛生」的悲哀?在文集的前四卷裏,所有的表章時文,可都在塑造著一位「實事求是」,為國家掄才大典竭盡心力的翰林形象啊。
其中一篇曉諭江西考生的文字,更是事無巨細,提醒該省會試閱卷時經常出現的幾類錯誤,如避諱皇帝廟號名字、換行抬頭、甚至常見錯別字,包括很多當時已成通用的簡化字,如傑作杰、喪作䘮、獻作献,等等。另外令考官頭痛的,是方言發音導致的「江西平仄往往誤讀」,以及有人為求奇中,竟然用「大小篆及鐘鼎文」謄寫考卷。最後,科舉考的是擬古之作,「悉代古人口氣,不得自作議論」(《實事求是齋遺稿》,卷二,頁九十七。參見《談藝錄》中對戲文作家與八股文的討論)!
阮元與汪廷珍為同年進士,平生交情極其深厚。他為《實事求是齋遺稿》作序,序中提到汪「生平嚴操,履務篤實,不欲以文章名⋯⋯私家撰述,脫稿即散去,不自捃拾」。阮元一生功業著述赫赫,編《十三經註疏》,主持修編史志亦無算,可說是有清一代以文章為志業的儒者翹楚。他亦曾勸博學通經的汪廷珍註疏,被婉言拒絕。一生未敢以文章求名的汪相國,在晚年面對數卷遺編,給自己的解釋也許是「性懶」、「無暇」,內心卻未免抱憾。雖然平生竭盡心力為他人排疑解惑,到頭來片言只字,是否對得起自己與書卷結下的因緣?
出身地域、社會階層、甚至滿漢之分都迥異的德先生與汪相國,在道光初年回首平生,卻能夠分享相似的感慨。在此妄作一些揣測。一是對現世的所屬,「不學仙」、「不參禪」--通往彼世與超脫的路斷了,無需向來世寄託空虛的希望;二是對自我的「癡愚」採取一種半帶責備,半帶顧惜的態度,我之所以為我,正是因為這點「癡」與「愚」,如若不信,且向業鏡台上剖看。這一生起起伏伏地度過,而「我」便只能是這樣不完美的一個自我了。也許耽於浮名,也許碌碌無為;也許辜負文字事業,也許錯失美好姻緣。每一個人都深深捆縛在「親」(家庭)與「君」(事功)的人事關係裏,如果不與自己妥協,又能如何呢?最多不過將網縛裏的掙扎,歸結於一個夢境吧。
最終不能釋懷的,仍是汪廷珍三到西湖,拜謁淨慈寺,三次在執書羅漢面前停下腳步的故事。我們究竟有多需要世界給我們傳遞某些訊息,那些自己已經渴望被證實的訊息?它們究竟來自世界,還是我們內心?
(一)
結習因緣在眼前
一生憔悴向遺編
(原註:余過淨慈寺數五百應真,三次皆遇执書尊者)
精神用盡窮元海
得失無從證後賢
(原註:余性懶,又因衰暮從公,無暇著書。然遇有以理致、名物、象數,及詩文方技等下問者,必竭所知告之,吏治民情,尤所樂道)
按:「應真」即羅漢。淨慈寺位於西湖南山,即是「南屏晚鐘」的來源。有五百羅漢堂,民間相傳正月初一數羅漢,大致以哪只腳先進門確定順時針或逆時針數,以自己歲數為準,看停在哪尊羅漢面前,憑其神態法像以定吉凶。大概汪先生一生中三次過淨慈寺,每次數羅漢都停在「執書尊者」,以此堅信自己一生與文墨事業結緣。
(二)
漢經宋理總吾師
(原註:二者皆入道之階,互相為用。余生平無所偏主,惟各求其是,疑者闕之)
洙泗淵源未許窺
黽勉半生惟強恕
鑿楹兩字付吾兒
(原註:余家世傳忠厚,而某性褊躁,有愧前人。然平心恕物,不敢不力勉也)
按:洙水與泗水之間,為孔子講學地。汪廷珍於所謂「漢經」與「宋理」之間,試圖持平調和,並不奢望窮究聖賢講學正源,「疑者闕之」。而其視為傳家寶的「強恕」精神,出自《孟子 盡心上》: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這其中對「恕物」的討論很有意思。簡單說,朱子將「恕物」看作求聖賢道的過程中,除卻私心好惡的遮蔽,以求得「天理之公」的必要工夫。在一定意義上,「仁」是自身與萬物同體的理想狀態,而「恕」是凡夫俗子為了達到「仁」所需要作出的努力。
(三)
不羨公侯不學仙
不談性命不參禪
浮名客氣干何事
誤我虛生七十年
(四)
回首茫茫事萬端
君親恩重仰酬難
捫心略有癡愚在
業鏡臺前任剖看
其中一篇曉諭江西考生的文字,更是事無巨細,提醒該省會試閱卷時經常出現的幾類錯誤,如避諱皇帝廟號名字、換行抬頭、甚至常見錯別字,包括很多當時已成通用的簡化字,如傑作杰、喪作䘮、獻作献,等等。另外令考官頭痛的,是方言發音導致的「江西平仄往往誤讀」,以及有人為求奇中,竟然用「大小篆及鐘鼎文」謄寫考卷。最後,科舉考的是擬古之作,「悉代古人口氣,不得自作議論」(《實事求是齋遺稿》,卷二,頁九十七。參見《談藝錄》中對戲文作家與八股文的討論)!
阮元與汪廷珍為同年進士,平生交情極其深厚。他為《實事求是齋遺稿》作序,序中提到汪「生平嚴操,履務篤實,不欲以文章名⋯⋯私家撰述,脫稿即散去,不自捃拾」。阮元一生功業著述赫赫,編《十三經註疏》,主持修編史志亦無算,可說是有清一代以文章為志業的儒者翹楚。他亦曾勸博學通經的汪廷珍註疏,被婉言拒絕。一生未敢以文章求名的汪相國,在晚年面對數卷遺編,給自己的解釋也許是「性懶」、「無暇」,內心卻未免抱憾。雖然平生竭盡心力為他人排疑解惑,到頭來片言只字,是否對得起自己與書卷結下的因緣?
出身地域、社會階層、甚至滿漢之分都迥異的德先生與汪相國,在道光初年回首平生,卻能夠分享相似的感慨。在此妄作一些揣測。一是對現世的所屬,「不學仙」、「不參禪」--通往彼世與超脫的路斷了,無需向來世寄託空虛的希望;二是對自我的「癡愚」採取一種半帶責備,半帶顧惜的態度,我之所以為我,正是因為這點「癡」與「愚」,如若不信,且向業鏡台上剖看。這一生起起伏伏地度過,而「我」便只能是這樣不完美的一個自我了。也許耽於浮名,也許碌碌無為;也許辜負文字事業,也許錯失美好姻緣。每一個人都深深捆縛在「親」(家庭)與「君」(事功)的人事關係裏,如果不與自己妥協,又能如何呢?最多不過將網縛裏的掙扎,歸結於一個夢境吧。
最終不能釋懷的,仍是汪廷珍三到西湖,拜謁淨慈寺,三次在執書羅漢面前停下腳步的故事。我們究竟有多需要世界給我們傳遞某些訊息,那些自己已經渴望被證實的訊息?它們究竟來自世界,還是我們內心?
汪廷珍傳世手跡
2 Comments:
Hi 边姐姐,
还记得我吗?慕尼黑小木屋,短居二日
记得呀,诗人妹妹:)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