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17

回归

睽别三年,出于种种考虑,终于还是决定回到这里来写东西。荡涤尘埃,重整旗鼓,虽然已经离开波士顿,却不曾忘记了弓箭街。

三年以来,曾经繁忙的博客群愈发冷落了。是什么让我们这一代人逐渐放弃了抒写自我的动力和灵感?是什么让我们在三十岁头上,眼见日子过得越来越热闹,内心却日益孤独割裂,甚至于无法面对自己?

找借口总是轻易的。怪内容审查和防火墙制度,粗暴地扰乱了中文阅读社区的成长;怪社交网络对私人生活的侵入,使注意力破碎,一天不知有多少时间花在低头刷手机上;就我自己而言,还可以怪学术专业化体系内部对写作这件事本身的异化,好像写些不为升等和发表文章服务的文字都感到惴惴不安,又害怕大小同行看到自己的某些文字而产生与专业无关的好奇心和误读。另外,作为一个作者我没有恐惧,但作为一个母亲则会有。将近两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饱受情感上的干扰和考验,而这一大半来自母亲常有的自我归咎和分离焦虑。记得那些无法入眠的漫漫长夜,和人生中最为接近万念俱灰的黑暗时刻,哪怕过后重新尝到的快乐滋味再甜美,也似乎无法改变日常经验的底色。

最后,是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学会写、并且可以继续写的某些文字,并不需要太费力就可以转化为“内容”,继而换算成收益。如果放在十年前,或许会考虑给传统的纸面媒体投稿,想如果学术做不下去至少可以卖文为生。但近来知识变现的速度之惊人、以及手段的花样翻新,反而让我心生戒惧。以微信为平台的封闭收费社区、免费开放的公众号,与传统纸媒的读者群相比,究竟有什么区别?对于某一特定的内容,收多少钱才算合适,又从而把什么样的读者排除在外?而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我要以什么样的姿态,把什么样的内容放到这一机关重重的“公共领域”中去?

也许坚持以自己的真面目坦然地写作,不爱惜学术界的虚名,也暂时不需要计较收益,本身就是一种抵抗的姿态。也曾考虑过创造自己封闭的小圈子,或直接闭门造车,却意识到选择读者的过程本身已经带有太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逐一排查作决定的情感成本又太高。在这个时代,我们说话的默认方式是语带双关,欲言又止,以图代文,以及漫山遍野的内容违反有关规定、无法查看。而今能用明白的言语来指涉、剖析自我,不图发表或变现,竟然有成为一种行为艺术的潜质。如果更多的人能够重新发现在公共生活中表达自我的快乐和技巧,那么假以时日,是否也会对双关话语政治形成一种反拨的力量呢?

为什么不从今天就重新开始?

5 Comments:

Blogger Unknown said...

前排支持👍弓箭街一直在我的 RSS 订阅里不曾拿掉

July 15, 2017 at 8:25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欢迎回归~记得刚订阅没多久你就转场地了,现在又回来啦

July 17, 2017 at 1:05 AM  
Blogger Unknown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July 19, 2017 at 5:15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祝賀回歸!我也從九年前就一直訂閱,一直在讀,一直感謝你會坦然分享!

當然,也一直想自己去多寫點什麼。一直藉口在積累,在尋找合適的平台合適的文體,其實又何嘗不是一種畏懼和偷懶?

July 19, 2017 at 5:17 PM  
Blogger ele-wang-post said...

欢迎回来,很喜欢你的文字~

August 1, 2017 at 1:59 A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