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10

对话

自十七世纪起,朝鲜李朝的《备边司謄录》中开始出现中国商船在海上遇难,顺水漂至朝鲜境内的记载,主要是“大帽子官人”在翻译官的帮助下对生还船员进行问话的记录。如果事出紧急,缺少翻译,就用笔谈。除了少数停靠日本长崎的“唐船”以外,大部分是来往于长江三角洲、闽广沿海和渤海湾之间的民间商船。 日本关西大学的松浦章教授,搜集了四十例这样的漂船纪录整理出版。翻看这些九死一生的老百姓和朝鲜边境官员的对话,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二百年间,谈话的主要内容竟然没太多变化。

明朝还没亡的时候,朝鲜人管中国人叫“上国人”。清军入关以后,改叫“大国人”。

一般来说,官员会先关怀一下这些不速之客的身体情况。比较文雅的问法有:
“你们,飘荡辛苦,不言可想,而再涉险海,又当肇灾,作千余里之驱驰,能无疾恙否。”
答:俺等运数不幸,更有何言。自漂到贵邦之后,多蒙抚恤之恩典,得有今日之无恙。

比较质朴的问法是:“一路辛苦啊。”答:吃苦不少!

然后开始问姓名、年岁、家乡、海上病亡人数。特别要问是汉人是满人。都一一记录在案。再接着问船从哪里出发、载何物要到哪里、何时在何处遭难,在海上漂流几日,何日登岸。随后细细查验文书船票,实际情况与票据不符的,比如谎报货物数量冀望逃税的、或是夹带闲杂人手的,都要问出来。例如1805年,一艘上海商船载茶叶到天津卸货,装满红枣返航途中遇难漂到济州岛。那官员就问了:

“海中飘荡之余,所载红枣,无减原数耶。”
答:图命之际,或投水祈福,或抓吃充肠,比诸当初,似减一半。
又问:“你们,自乘船以后,不吃饭,但吃枣度日耶。”
答:俺们不吃饭,何能生,俺们规矩,以两顿饭,每日为常,而适际所载粮米告乏之时,遭风漂流,为十一日,虽欲做饭,势所无奈何,船中所有者,不过是红枣,故饮水而啖枣,啖枣而仅得度日,幸免饿死。

然后官员试图用其他物品交换船中剩下的红枣,还关心地问这个价钱会不会亏本。船员感恩戴德地说岂敢还价。

此后开始打探地方情报,问每个船员老家距省城几里、皇城几里、走水路旱路?县城里有几个官员、是文是武、驻扎多少兵、多久操练一次?今年年成何如、有哪些土产?
知道的就老实作答;诸如皇城多远这类问题,可真把人难住了。至于县城里老爷有几员官、姓甚名谁,也不大讲得清楚。

后来官员又想起红枣的事来了。问:“你们沿路上,吃过我国枣子耶?味与大小,比你们红枣何如?”
答:吃过。不差什么耳。(瀑布汗)

如果在船里发现佛像,官员一般都很诧异。问你们真相信佛祖会保佑你们么,要是真的又何至于此?
答:我们之无一淹死者,安知非佛力。

有时候船里的狗跟着主人一起逃生,官员也很感兴趣。碰到从福建来的人,会特别多问一年两熟的稻米是否真有其事。最后温言奖慰,给衣给粮,愿从陆路回家的沿途护送,愿从海路回去的给修船只。

最后一项记录,时值李朝高宗十七年,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九个广东潮州人,连同十余个暹罗国人、一只狗、一只猫,从山东营口装满一船黄豆回航,在洋面遭遇飓风,驾小船逃生,漂到朝鲜。留宿一晚之后辞行。
官员问:“这个衣裳等件,自我朝廷,特给你们,柔远之意好将去罢。”
答:多谢多谢,沿路上多蒙贵国官弁格外顾助,今又蒙如此鸿恩,得返故土,贵国盛德厚泽,实在难忘了。

此时离朝鲜新旧党第一次兵戎相见还有不到两年。 从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搅动渤海黄海上不得安宁的,岂止飓风而已。

(《清代帆船东亚航运史料汇编》,松浦章原著,卞风奎编译,台北:乐学书局,2007)

Labels:

2 Comments:

Blogger Angela said...

kawaii.

August 20, 2010 at 5:50 PM  
Blogger bsdz said...

呵呵,有意思:)

August 22, 2010 at 9:49 P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