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10

Arrowsmith

过去一年里看过的小说,印象深的几个都是以女性视角为中心的,如Orlando, Middlemarch, Emma, Madame Bovary;也说不出什么深刻的见解,只晓得喜欢。Dorothea Brooke教给我如何对待自己的passion及其后果,并保持平静的不谙世事。和Emma Woodhouse一样,慢慢懂得不要理所当然地觉得能够洞察周围人和自己的心思好恶。伍尔夫的Orlando更是美妙的阅读体验;冬日晚上拥被而坐,出声读上几页,口角噙香。那些玲珑剔透的女人心。

今天下午在咖啡馆对着一杯冰拿铁静坐四个小时,看完了Sinclair Lewis的Arrowsmith(后半本),非常满足,并且强烈推荐给医科/生物系的同学们。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主人公Martin Arrowsmith,出身中西部农村,在公立大学读完医学院,中途想过放弃学医,献身科研事业未遂。娶了一个好姑娘,颠沛流离,当过North Dakota农村基层医生、Iowa小镇公共卫生长官、Chicago downtown高级诊所病理分析师,都各种不如意,最后三十几岁重返实验室,跑到纽约某财团资助的research institute(一看就知道影射Rockefeller Foundation)跟着大学时候的导师做事,不意真的发现了噬菌体,一夜成名。


书的最后一百页剧情有点急转直下。Arrowsmith被领导要求研制治疗鼠疫的抗菌药,这时候中美洲某地真的爆发疫情,于是被派去做临床实验。爱妻Leora坚持要随行,结果果然杯具地死于鼠疫;Arrowsmith悲痛之余,也不顾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一律给注射了抗血清。名声更大,烦恼更多;又杯具地跟一个富有的寡妇结婚生子,周旋于纽约上流社交圈,疲惫不堪。最后抛妻弃子,跑到Vermont山里跟同事合伙搞研究去了,从此不问世事。

作为贯穿主人公一生经历的线索,那些与科学研究生涯相伴而生的挫败、喜悦、偏执以及藉此功成名就的诱惑,今天读来仍然真实鲜活。不甘平庸,却没底气;讨厌逢迎,又不想让人失望;一生只深爱过一个人,可看到美女依旧会心神荡漾。是英雄,也是凡人,因此真实可爱(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男性主人公)。好玩的是,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和机构,大多是有所影射的。比如医学院很有名的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Winnemac,跟密歇根很像;实验室教父,德国人Max Gottlieb,原型据说是Jacques Loeb;Dean Silva神似Sir William Osler;收费奇高、器官坏了就切的芝加哥诊所,看上去很像Mayo Clinic和Rush Medical Center合体。。怪不得R老师开课的时候,会把它列为读物之一。

此外,小说对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的描写极为精准。中西部平静沉闷的小镇,大城市上流社会的浮华虚荣,那种感觉拿捏得非常好。我曾经漫步在明尼苏达的Rochester街头跟师兄说起这本书;那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宁静得让人绝望的气氛,简直一模一样。牧师祈祷、政客演说、医生治病、商人赚钱,群众疑神疑鬼又好欺骗--只有州际公路网络代替了铁路;世界仍然在那几种人的手下运转。

1926年,Arrowsmith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Sinclair Lewis干脆地拒掉了它。他说,普利策奖是号称要发给本年度“最能体现美国生活的健康气氛,以及美国文化及人格的最高标准”的作品(best present the wholesome atmosphere of American life, and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American manners and manhood);我可不是为了社会道德的高标准写作的。

这实在是,太酷了。


S.L. 1930年获得诺奖(这次没推辞--第一个获奖的美国人哦)。真人照片面相挺吓人。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