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09

電車漫游之松島海岸

19日正午时分,乘仙石线离开仙台,向东北开出去很远之后,窗外仍然是无边沿的城乡结合部景象,不免有些疑惑,那传说中“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

芭蕉和曾良师徒二人从江户出发之后一路北上,于元禄二年五月四日至八日(公元1689年6月20日至24日)流连于仙台城内外,不久之后再次启程,沿着与今天仙石线差相重合的路线前行,凭吊过古多賀城之后,到达海边的塩釜镇(这个地方应该跟海宁盐官镇结为友好乡邻才对),随即登船开赴松岛。在芭蕉生活的时代,松島月色的美好已然名声大噪,与天橋立雪景、宮島红叶并称为日本三景。然而后二者一个邻近京都,一个邻近广岛,只有松島远在北方,驿站不通,行路亦复艰难。在「奥の細道」篇首,芭蕉本人也坦然承认,在旅行开始之前,心思就开始悬想月下松島的绝景了。

之前计划出行的时候,看了这些典故就高兴地把松島排进了仙台之行的日程里,并且给它留足了一下午的时间。谁知上了仙石线就感到气氛有些不对——周围观光客的密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在松島海岸站下车之后,更加证实了我的担心:操着不同口音,来自日本国内各地的老少男女观光客们,手提大包小篮、肩挎专业相机,浩浩荡荡挤满了月台。大概是正好赶上长周末三连休的缘故。通往海边的路上,两边都是煎牛舌和烧烤牡蛎的小摊,旅游巴士一辆接着一辆开过去,那感觉似曾相识,在某些情形下,活像升级版北戴河。


松島海湾的奇特之处,就在于海上星罗棋布的岛礁。由于地形沉降,海水侵蚀,形成260多个高出海面的岛屿,岛上多见盘曲虬结的古松,远望过去黝黑深碧的一片。然而如果只在岸上眺望,便毫无出奇之处,因此只好掏1400日元去坐容得下几百人的大游船。游船50分钟绕海湾一周,沿途详细介绍每一个岛的特征以及名目;大多数游客都在兴高采烈地喂海鸥,引来一大群追在船后面,那尖爪利喙其实颇吓人。

我只好躲到一个海鸥够不到的角落去。本来雨就一直没有停,到了海上风更大。船在马达声中破浪前行,穿过一个又一个孤绝岛屿,给人一种幻觉,好像我们在朝着阴云破开天光泻下的远方一直去。一些岛被甩在身后,逐渐变小、看不见了,可这庞大的阵列,似乎永远没有个尽头。海的颜色是灰和浅绿,水里也看不见海藻,一径透明。要等到了晚上,游人游船都散去,月光就映着那些岛屿的影子,海风吹动几千株古松沙沙作响;那才应该是当年芭蕉所见的景象。三百二十年以来,每一枚落下的松针都沉睡在海底,在有好月亮的夜里,释放出小小的透明的梦境。

关于松島,盛传的一桩佳话是:面对绝景的芭蕉,无法用任何字句表达出他的感受,冲口而出的是:
「松島や ああ松島や 松島や」
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
“松島呀!呜呼!松島呀、松島呀!”

经查,这个典故其实是误传。然而芭蕉在「奥の細道」里,除了仔细描述所见景物,并夸赞松島有西湖、洞庭也为之失色的“扶桑第一好风”之外,确实没有留下任何俳句。我不禁有些怀疑芭蕉是否真的如愿见到了行前美妙想象中的松島。往往期望越热烈,见到实物后的失落就越难以启齿,这恐怕是所有旅行者共有的体验。


我还是宁愿相信芭蕉的沉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松島给了他启程的原因和决心,无论实际入眼的究竟是何等景象,最终都只成为途中的一站。芭蕉和曾良在松島登岸之后,并未多作停留,而是继续北行。我也决定把计划略作修改,游船结束之后,步行穿过镇子,等来下一班从松島站向北行驶的慢车。

——松島啊,唉唉,松島、松島啊。

Labels: ,

2 Comments:

Blogger trecento said...

hiahia你有没有看过这一篇?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2572&PostID=17535586&idWriter=0&Key=0

July 26, 2009 at 9:02 AM  
Blogger eyesopen said...

那天顺着看到过了,哈哈。

July 26, 2009 at 9:59 A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