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那一生_2
江户、东京。两个互为前生后世的词汇。一次大地震、一场战争、加上明治以来有组织有计划的改建,那个浮世绘里活色生香的江户已经难能在今天的东京地图上觅得痕迹。从上野沿着浅草通走到隅田河吾妻桥,唯见千篇一律的半新建筑,清一色的佛事用品店,两旁的巷子也没有多少生气。河对岸一座火炬造型的建筑相当雷人;可巧旁边毗邻的就是游客商铺云集的“雷门”⋯⋯
说起“下町”两个字,就连带起无数感伤怀想。江户东京博物馆里,摆着精巧的沙盘模型向游客说明当年两国桥花火大会的热闹景象:典型书铺的格局、版画浮世绘付印的手工流水线、匠人的日常生活和做活计的器具、连手写账本、装银两的木箱都有实物及模型奉上。歌川广重笔下从江户到京都,东海道五十三个驿站迤逦行来的起点,便是熙熙攘攘的日本桥。画中那些各怀心事的旅人,什么时候摘下斗笠、褪了木屐、换上西装领带,转世托生成了东海道东京-大坂新干线车厢里行色匆匆的salaryman?
土木砖石造出的繁华,毁灭只在呼吸间;人世记忆来得更加长久。至少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歌舞伎还年年粉墨登场,名优市川团十郎的名号,也已经有了第十二代传人。
与最高法院毗邻的国立剧场,定期举办所谓“歌舞伎鉴赏教室”的普及活动,这原本属于庶民阶层的市井狂欢,如今被当作国粹来严肃赏玩。我们这些外国人也有幸躬逢其盛,与若干中小学生群体一起排队入场。这一天搬演两出折子戏:讲述镰仓时代初期勇士曾我五郎传奇的“矢の根”(大致相当于箭头的意思),以及描述紫藤花神故事的“藤娘”。专门安排了详细介绍歌舞伎的由来和舞台功能的环节,并且在观众里挑选两个中学小男生上台穿上戏服摆开架势拍照。热热闹闹折腾了一个小时之后,才算正式拉幕开演。
“矢の根”一开始的设定便是喜气洋洋的新年,武士曾我五郎独居陋室,抒发了以颜回为榜样,贫贱不能移的志气(清清楚楚听得“一箪食、一瓢饮”六个字)。大萨摩主膳大夫来访,送给五郎一幅宝船图(为什么不送点吃的⋯⋯)。大夫离开之后,五郎便枕着宝船图睡着了。梦里哥哥十郎的魂魄来访(为什么哥哥是十,弟弟是五),哭诉自己被仇家拿住,急需救援;五郎从梦里惊醒,赶快披上盔甲,出门打跑了一个叫做畑右衛門的农民,抢了他的马(马是两个人四只脚扮演的,棕色,有鬃毛),以及马背上原本驮着的大根(活灵活现的白萝卜!还有绿色的缨子),用一根白萝卜当作马鞭,快马加鞭营救哥哥去也。
藤娘整出戏就很像贵妃醉酒的调调。扮演藤娘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美少年,当真风姿绰约,从二楼观众席看过去,都不禁感叹舞得好生妩媚。从头到尾换了四身衣服,一身比一身娇艳,一面怨恨负心的男子,一面借酒浇愁。歌词没有完全看懂,里面提到“我们家的松树啊(うちの松)”,还有其他树的名号,不禁浮想联翩,原来这出戏写的是花草树木在争风吃醋不成。。
舞台右侧的几位三味线乐手老先生同时充当旁白和歌队,比如评价五郎的勇武,不输于精熟箭术的源赖朝;又与五郎一对一答,赞赏他甘于贫穷的德性;十郎在梦里说完话飘走之后,歌队马上接续唱道:“と!言った、と!いう”,约略可以翻译成“他如此这般道来”,可那铿锵的语气就全丢了。藤娘的戏里,全部的唱词更都由歌队代劳。三味线是一种类似于三弦的乐器,左手按弦,右手用楔形木片拨弦,发出铿锵硬朗的声响。五郎从梦中醒来更换盔甲的过程,足足有两三分钟,台上五郎背对观众,两个仆人给他捆扎盔甲,此时只有三味线一段疾风骤雨般的独奏,虽然不见主人公的表情,一样听得津津有味。
另外要赞叹一下全部演职人员,全部乐手都有自己的屋号,代表独有的流派和法度,不能错一丝一毫。五六个鼓手跪坐在舞台左侧,一举一动一拂袖,都极其郑重谨严。每次藤娘美少年舞到台后更换衣衫的当儿,光看那些正襟危坐的乐手,那气场就足够镇得住台子了。登场短短两分钟,被五郎打跑那个可怜的农民,决定好好干一架之前,也面对观众,咬牙切齿在头上郑重地系起一条白手巾,连最后被踢飞的背影,也看得出是下工夫练过的。穿过观众席的舞台通道被称为花道,内藏机关,打开之后一匹棕色骏马从地道冉冉升起,摇头晃脑,并与观众打情骂俏。最后五郎真的跨上马背,手持大白萝卜在台上巡行一周的时候,可以想见如果是在江户时代的歌舞伎场,底下喝到半醉的观众们一定已经彩声如雷了,还没准会把彩物往台上雨点价掷去。而今现实是,只从角落里听到几声谨慎而孤单的叫好,虽然大家都在很尽职地鼓掌直到谢幕终了。
越发想好好看一看京剧了。
今天是日本的七夕。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里的牛郎织女都按公历团圆起来;我仍然觉得正经七夕应该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情。无论如何,晚间总算云开雾散,捧出一轮好月亮。回家路上买一兜新鲜桃子,往冰箱里一放,又可以好好消受过若干个夏夜。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柳永同学的这句大白话,若是用在江户下町,恐怕也颇为应景。到底是从哪里得来,如此直爽无畏的人间欢娱。
3 Comments: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雷门 …… 第一次看见“雷人”词组是在一个日本的bbs上,不知是否是舶来中国的。
btw. 横滨有没有兴中会的遗址?
不知道建筑是否有保留下来。不过前几天刚看了一个八卦国父的帖子,如何如何在横滨与友人幼女结婚。。= =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