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08

国史大纲零碎笔记_完

  • 清祖先为建州女真,明将李成梁杀其首领,以此结仇。萨尔浒战役明军败后,以熊廷弼守远东,一年后,因廷臣弹劾而去职,袁应泰代任。是岁大饥荒,蒙古诸部入塞乞食,应泰放之入辽阳、沈阳二城,后遂生变,应泰死之,后金遂迁都辽阳。(面对辽阳城外饥饿的蒙古民众,袁在想什么?)
  • 李自成张献忠攻城陷地,凡举城迎降不杀,守城一日,杀十之三。二日,十之七。三日则屠城。
  • “元人分省建制,尽废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和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胡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流贼之起,来无所堵,去无所侦。……地无常界,兵无常将,……节制者不得操兵,操兵者不得节制。故元明清三代无藩镇专制之忧,而不能禁乱民之平地突起以为祸。”
  • 明清之际的转变,大部分是明代内部的政治问题,说不上民族的衰老。
  • 钱穆重点讨论了汉奸的问题,认为清之所以能占领全中国,全赖汉奸的贡献,而之所以能让汉奸死心塌地,主要用分封的手段。顺治入关,对降臣先是重用,后是高压剪除以安抚民众。从康熙至乾隆朝,汉人愈是俯首帖耳,满人越毫无顾忌大兴文字狱,禁书一万余部,无论明清之余事,即上至关涉辽金事,亦多所更易。用意深刻,前无伦比。
  • 清代政制,仍然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满汉分别,实权多在满臣。援用汉人,则先旁省而抑江浙。明臣僚四拜或五拜,清始有三跪九叩之制。明大臣得侍坐,清则奏对无不跪。满蒙大吏摺奏,咸自称奴才。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权渐轻,但仍然不是相职。常以兵政凌驾于民政之上,国家收入,尽以养兵。三藩乱后,各省钱粮,悉数解京,地方绝无存留,更不必言建设。
  • 清廷划山海关以外为东三省,其政制不与内地同。满人唯恐内地不能久留,故特以关外为退步之地,不许汉人出山海关,往来人等,必凭文票。直至光绪末年,始仿内地行省设立道府州县,并开放山海关(此所谓“闯关东”?)出关开垦。台湾亦禁止内地人民偷渡。(!)对内蒙西藏青海,则一以旧俗羁縻,扶植喇嘛势力,禁止汉蒙通商,皆以政令特意造成闭塞之情势(!)。
  • “中国社会机构,自汉武以下,不断以理想控制事实,而走上了一条路向,即以士人为中心,以农民为底层(手工业与兵士为农民之分化),而商人只成旁支。因此社会理想除却读书做官,便是没世为老农。市井货殖,不是一条正道。……所以一个士人,要想负荷民族传统文化之职责,只有出身仕宦。明末遗民,虽抱有极强烈的民族观念,到底除却他们自身以外,他们的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子孙,依然只能应举做官,这样便走上与异族妥协的态度。
  • 明末遗民生活状况:出家/行医/务农/处馆/苦隐/游幕/经商(顾炎武在晋北垦牧,很有意思)。然而他们坚贞之志节,笃实之学风,已足以深入有清一代数百年来士大夫之内心,而隐然支配其风气。
  • 康熙五十年所谓盛世人丁者,尚不及明万历时半数。而社会元气渐复,清室的帝王便不免骄纵起来。
  • 学术界:士人以鄙视满清政权之故,而无形中开始鄙视科举,又无形中鄙视到朝廷科举所指定的古经籍之义训。因此有所谓汉学和宋学之分。又因为文字狱而绝口不谈政治,培养出一辈超脱实务的纯粹学术风气,慢慢从反抗现实的精神,钻入故纸堆中,与现实绝不相干。自宋以来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精神,却渐渐消沉了。
  • 洪杨太平天国:为要在短期唱乱而临时兴起的宗教,决无好内容。这是农民革命自身一个致命伤。因一时一地的饥荒,而激动变乱,要想乘机扩大延长,势必采用一种流动的恐怖政策,裹挟良民,使他们无家可安,无产可依,只有追随着变乱的势力,这便是所谓流寇。这一种变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挟愈多。然而到底违逆民意,依然成为自身的又一致命伤。(-_-bbb初中政治,问:为何农民革命不能救中国)然而他们能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重大的影响,正因他们能明白揭举出种族革命的旗号。在政治和军事上,亦略有规模。削平洪杨的,不是清政府及其朝臣,而是另外一批读书人(曾国藩)和农民。(洪杨等领导人)对于本国文化,既少了解,对于外来文化,亦无领略。他们的力量,一时或能够推翻满清政权,而不能摇撼中国社会所固有的道德信仰以及风俗习惯。这是他们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 “除旧与开新”一章,不摘。

Labels:

2 Comments:

Blogger eyesopen said...

刚从Iowa回来,决定发飙一下,把这书看完,好像这样就可以心安一些似的。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May 19, 2008 at 1:35 AM  
Blogger  said...

拍拍,安心可以做新的事了:)

May 19, 2008 at 10:12 A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