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08

国史大纲零碎笔记_7

  • 明代重建了中国传统政治,然而恶化了,主要因为朱元璋废相。洪武担心孙子朱棣文孱弱,因此晚年尽除功臣宿将。洪武十三年,诛胡惟庸,废宰相一职。留下家训,以后有议重置相位者,凌迟,全家处死。第二个原因是严刑酷罚对待士大夫,有明一代,廷杖声不绝,鞭笞捶楚,成为士大夫在朝廷寻常之辱。又重用内监审狱,比东汉之黄门专权,酷毒更有过之。“这是明太祖一人的私意。一人的私意,不足以统治一个天下,只有使明代政治,走上歧途。”
  • 中书政归六部。六部之上,更无领袖,而天子总其成。此外有九卿,都察院司纠劾,通政司达章奏,大理寺主平反。明官有卿无公。另设内阁大学士,成祖以后,始有内阁之称。宣宗以后,皇帝深居内殿,不见朝臣,极端着如神宗,半个朝廷空着,而可以万事不理。权臣应运而生,内阁学士位次升于六部之上。即便是内阁学士,与皇帝之间仍隔着宦官一层。诸阁臣之间无严格位次,因此不免以不光明手段相互倾轧。“此乃权臣,非大臣,权臣不足服众。”虽如张居正之能,而不能逃众议,能治国不能服人。反对者于是结集于书院讲学,党祸一时不可收拾。
  • 明初几项好制度:1)学校贡举制度,生员入学才能应举,学校与考试制度融合为一(这个制度为什么好?)2)翰林院制:中央政府里面唯一最高贵的学术集团。内阁学士,即从翰林院分出。每次进士考试,状元入翰林,二三甲选为庶吉士,类似实习生,观察学习,以备后用。3)察举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又奖励人民上书,布衣百工都可以直接面见皇帝。故明之吏治,且驾唐宋而上之。英武之际,虽内外多故,而民心无土崩之虞,由吏鲜贪残故也。4)养兵:卫所制,有唐府兵遗意,各领其田。太祖曰: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 科举制度的腐化:经义渐渐变为八股。顾炎武:“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廿一史废。”
  • “明室政治之支撑点,上面靠有英明能独裁的君主,下面靠有比较清廉肯负责的官僚。逮至君主不能独裁,则变成宦官擅权。官僚不能负责,则变成官僚膨胀。于是政治教育破产之后,兵制田赋等相继崩溃,而紧接着的便是一个经济破产。”

  • 自唐至明之社会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唐天宝八年前,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河北,次则关内与河东,更次乃及江南淮南。此时北方经济胜于南方尚远。安史乱起,北方藩镇割据,租税不入中央,唐室的财政命脉,才开始偏倚南方。自江入河之漕运,成为军国重事。宋代国家财富,大部偏倚南方。元代建都燕京,开始有海运,江浙江西湖广三处合计,相当于其它所有国土产粮量总和的两倍。南北相差越来越远。
  • 蚕桑事业,发明亦在北方。汴宋锦织,盛极一时。自南宋以后,南进北退。制陶业也有相似的演变,定窑,汝窑都在北方,昌窑(景德镇)等在南方。元明时期,最精美的磁业都转移到江南来。清光绪十三年,南方各省收入几乎相当于北方的八倍。政治取士,逐渐南多北少。行政区划,也是南方越发细繁,北方不分反并。
  • 这种大转移的原因:1)气候变化?2)民族血统变化?3)黄河患,长江利?钱穆认为都不足以服人。所谓黄河水患,大抵出于人事之不尽。战国时,各国决水以浸敌国,或堵塞水源以害邻;宋代河患,则有唐中叶以后河朔一代藩镇割据的远因,以及五代时期长期兵争的近因。河道巨变,多在宋后,与北方元气的衰微,互为因果。 元明清莫不以人力强河流,河水日失其性,遂溃决不已。关中水利,唐已不如汉,而唐后更不如唐。
  • 运河的开通,对于北方原来水利,似乎有损无益。至元明会通河,更逆自然地形,河患频仍,河病而淮亦病。“豫鲁苏皖四省,天产民力,消耗牺牲于黄淮运三水之泛滥防御方面者,不知凡几。若当时一面能改行海运,一面纵河北去(明人防河之北,如防盗贼,强逆其性,必挽之于东南,故河患终不能弭),则河淮皆可安澜,……凡河淮泛滥之区,皆复变为膏腴沃土。……北京正在陆海之中心,何至必仰哺于江南,为此嗷嗷之态。”
  • 反过来说,所谓江浙水利,也是出于人事不断精心营造而来。唐中叶以前北方的财富,到明代已全转移到南方。但明代南方民众的生活,却比唐中叶以前的北方民众苦得多。政府的重赋与富豪的兼并,使江南一带小民水深火热,而巨家富室发荣滋长。
  • 士绅社会:不能彻底改革政治,则在社会事业上贡献:义庄——救贫恤孤;社仓;保甲;书院;乡约。(所谓intermediate association?)

Labels:

3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可惜朱标早逝,本来立嫡立长是和谐制度
btw. 朱棣文?:)

November 26, 2008 at 6:54 PM  
Blogger Unknown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November 26, 2008 at 7:14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是不是因为学校贡举制度变相增加了考试的级数,从而扩大了选才的范围、提高了QA?

November 26, 2008 at 7:15 PM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